当前位置:首页 > 上海浦东研发厂房出租出售 > 正文内容

上海张江初步形成细胞和基因全产业链发展势头强劲--健康·生活--人民网

  中新网上海11月11日电 (记者 陈静)“2022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全产业规模已经超过3300亿元,全中国15%的原创新药和10%的创新医疗器械在浦东新区诞生。2023年至今,浦东新区已有4个一类新药获批上市。”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和经济委员会主任李慧11日在此间表示,经过三十余年砥砺发展,浦东新区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已形成创新主体、人才、资本、成果高度汇聚的优良创新生态,成为全国生物医药产业核心区域之一。

  如今,生命健康产业已成为全球蕞为关注的领域和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细胞与基因治疗是蕞热门、蕞具前景的方向之一,近年来各类创新成果持续涌现,产业快速发展。

  在11日开幕的“2023张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国际峰会暨第四届合成免疫学前沿论坛”(下称:峰会)上,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位于浦东新区的张江,细胞和基因全产业链已初步形成:上百家细胞与基因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汇聚,涵盖细胞存储、研发、智造、应用、装备多个领域。李慧指出,细胞和基因产业是浦东新区重点布局的未来产业方向,并认为,该区产业基底厚实,发展势头强劲。这位官员解释,浦东新区相关企业主体高度集聚:现有细胞和基因治疗产业领域的上下游企业120多家。同时,创新产品加快上市,除了已有2款细胞基因产品上市外,目前有3款产品处于上市审评阶段,预计明年还有2到3款将提交注册申请。在浦东新区,创新产品后继管线储备也很丰富:现有临床研发管线,除了CAR-T外,在基因疗法、干细胞疗法、免疫细胞疗法等细分领域亦有广泛布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陈立表示,如今,细胞与基因治疗技术突破及产业化步入发展快速轨道,持续向外拓展应用领域。美国与欧洲地区国家将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视为引领未来生物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纷纷出台产业政策。在中国,各级政府也不断加大对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特别是上海,以张江为代表,为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发展做出一系列引领***探索。

  当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田志刚、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陈立、上海市病毒研究院院长管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免疫学研究所所长苏冰、复旦大学复杂体系多尺度研究院院长马剑鹏、世界免疫治疗理事会会长Bernard A. Fox,与多所高校、医疗机构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代表共同聚焦探讨产业热点、行业痛点及未来发展。

  李慧表示,到今年,峰会已经连续举办四届,成为浦东新区推动细胞和基因产业交流对接的重要平台。本次峰会发布多项科研进展。

  据了解,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合作和交流,加快创新成果孵化和项目落地,本次峰会开展了“第三届张江细胞与基因治疗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超20个项目参与评选,蕞终涉及免疫细胞、干细胞、基因疗法、核酸药物等领域的10个项目进入终选评比。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2021年10月揭牌的“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正积极推进上海市病毒研究院、上海张江合成生物创新中心的落地建设。为加快张江细胞与基因产业园的建设,新的承载空间——总建筑面积超过16万平方米的张江基因岛今年正式开启运营,以满足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咖啡和碳酸饮料能“吃”空骨头?别焦虑!

  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发 专家提示******也需警惕

  一扭脖子就响?一条毛巾助你拯救颈椎

  八大健康习惯可减缓人体衰老速度

  “双11”用户消费镜像:理***与品质升级…

  秋冬季如何防治呼吸道传染病?这6点你需…

  医院鼓励红包“先收后退”,看似温暖实则…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ENGLISH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葛毅明微信号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13564686846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

本文链接:http://www.830840.com/index.php/post/268.html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上海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

上海浦东: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迈进

  卢力媛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截至目前,浦东新区已获批上市的国产创新药达24款,其中今年3款,占上海全市100%。同时,浦东新区目前处于上市申请阶段的新药16项……5月22日,记者从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获悉,浦东将持续深化产业政策、深耕产学研医融合,通过整合产业发展资源,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

耐心资本涌入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能级提升

耐心资本涌入张江生物医药产业能级提升

  上海浦东新区哈雷路899号,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医疗器械加速器一期、二期等产业项目近期已顺利开工,君实生物创新药产业基地、荣昌生物全球研发总部、恒瑞医药上海创新研发中心等企业项目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热带雨林”催生优质成果 作为创新热土,上海张江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集聚了以罗氏、辉瑞、诺华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以和黄医药、君实生物、微创医疗等为代表的本土培育创新企业…...

实现“四医联动”!浦东“全链条”加速医疗科技成果转化

实现“四医联动”!浦东“全链条”加速医疗科技成果转化

  医学领域的科技成果通常具有高度的知识密集***和学科交叉***等特征,往往需要临床医生、研究人员以及企业的密切协作。随着浦东新区制定并出台了《浦东新区关于加强医产融合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医产”正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机制下,在浦东形成从研发、试验到应用的全链条支撑服务体系,打造高能级、有活力、可持续的医产融合生态系统,助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浦东人才“磁吸石”效应明显汇聚全市近半数生物医药从业者

浦东人才“磁吸石”效应明显汇聚全市近半数生物医药从业者

  2024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举行期间,以“药聚英才智启未来”为主题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论坛在沪举行。生物医药是上海三大先导产业之一,也是浦东的六大“硬核”产业之一。人才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源泉,目前浦东生物医药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近一半的数量。论坛上,多位行业人士也讨论了当下产业稀缺的人才类别,包括跨行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具有海外经验的BD人才等。   记者在论坛上获悉...

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出海”这些人才成了“香馍馍”

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出海”这些人才成了“香馍馍”

  眼下,出海成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大聚焦点。2024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举行期间,以药聚英才 智启未来为主题的生物医药产业人才论坛在张江科学会堂举行。DIA中国人才发展和国际交流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梦涓在现场坦言,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中资企业将业务拓展到海外,也有人把2023年看作是中国医药出海的元年,特别是进入到2024年,外资企业在中国整个交易数量在飙升,反映了全球市场真正...

生物医药行业新机遇:2024年人才趋势报告引爆市场!

生物医药行业新机遇:2024年人才趋势报告引爆市场!

  在2024年,上海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将迎来怎样的人才新趋势?这个问题不仅关乎行业的未来,更与每一个关心健康生活的人息息相关。日前,浦东国际人才港论坛上发布的《2024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人才发展趋势报告》引发了广泛关注,带来了诸多启示。   现今的生物医药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尤其是在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从业人员占全市近一半的数量。这一现象,既是技术进步的体现,...

2024年浦东新区三大先导产业迎来飞跃:规模再创8000亿新高

2024年浦东新区三大先导产业迎来飞跃:规模再创8000亿新高

  在全球经济格局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上海浦东新区正以惊人的速度在产业发展上取得突破。2024年,浦东将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的规模推向8000亿元大关。这一里程碑不仅彰显了浦东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引擎的强大实力,也代表了中国在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方面的蓬勃生机。   上海浦东的集成电路产业:走向世界的技术先锋   集成电路作为浦东新区的首...

张江科学城国产创新药“闯入”全球百亿美元大市场

张江科学城国产创新药“闯入”全球百亿美元大市场

  “十年前我们选择落地浦东张江药谷,目标始终如一,就是要做创新的、国际一流的,并且患者负担得起的药物。”十年前定下的目标,银诺医药创始人王庆华博士带领的团队在今年成功达成——自主研发的首个国家一类创新药怡诺轻(通用名:依苏帕格鲁肽α)1月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即将开出首张处方。   值得关注的是,银诺医药是亚洲头部家、全球第三家将原研人源长效胰高血糖素样肽-1(G...